News

Guangdong BAIDU Special Cement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 新闻中心 —

染韵非遗与纺织面料青春

一条纯白色的方巾和一些普通的橡皮筋,经过多次自由折叠、缠绕、绑扎后,浸入染缸中,展开的那一刻,你就能邂逅一个独特的多彩世界。 11月11日,在萨伊巴克区悠游南路街道红岩社区,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12名大学生志愿者带领辖区15余名青少年进行垂死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动手实践获得新的活力。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用图文并茂的PPT和短视频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领带之旅。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记载,到云南大理白领带坠落的卡族遗风,“扎防染”的古老道理在通俗解释中变得清晰易懂。孩子们凝视着于是,他们不时地举起小手,问道:“为什么同样的染料会发出不同的颜色呢?” “我可以戳星星吗?”童心未泯的人对未知的技能充满好奇和渴望。 到了动手环节,现场立刻变成了创意手工坊。志愿者穿梭其中,一步一步指导:如何折叠形成“冰裂”、如何扭转形成“大理石图案”、如何用小夹子排列卡通图案。男孩陈金明小心翼翼地把布绑好,满怀期待地说:“给我扎点太阳,希望是橙色的!”等待染料渗透的时间也充满了美丽。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清亮的声音背诵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童谣。传统与现代在欢声笑语中实现了美妙的共鸣。 最终,当橡皮筋一根一根地解开,方巾如卷轴般缓缓展开l,一一的感叹成为了对创造力的最高赞誉。深蓝色和纯白色与古典图案相结合,浪漫的粉色和神奇的紫色与色彩渐变相融合。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 “太神奇了!”孩子们举起自己的作品,脸上写满了自豪和成就感。红岩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连接大学与社区的一次成功实践。让年轻人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之美,也让大学生志愿者在“授人以鱼”中实现自我价值。未来,红岩社区将继续打造“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让文化遗产的种子在很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编辑:毛卫华通讯员:韩玉娇) WS69147569A310942CC4991269 https://xj.chinadaily.com.cn/a/202511/12/ws69147569a310942cc4991269.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部分(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发表评论:[email protected]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