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Guangdong BAIDU Special Cement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 新闻中心 —

中老铁路运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钢铁丝路筑起“

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老铁路开通以来,10月8日累计发送旅客超过6000万人次。其中,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9.5万名旅客搭乘跨境国际旅客列车。这条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的钢铁之路的重要性已经超出了一条“交通线”。它以轮胎为笔,以金属为纸,在印度支那大地上架起了一座“人与人联系”的坚实桥梁。 从“早期体验”到“日常选择”,6000万人次旅客、8.4万趟列车见证了中老跨境出行的变革。当中老铁路2021年开通时,“早体验”是旅客出行时的第一个想法。目前,全线旅客发送量超过6000万人次,累计开行旅客列车8.4万列。这是一个视觉中老铁路“名气”的有力证明。它从“新鲜事”变成了中老两国人民的“日常选择”。对于中国游客来说,过去从昆明前往万象需要各种转机问题。如今,从昆明到万象乘坐高铁,10小时即可到达万象,周末往返老挝跨境。对于老挝人民来说,过去从万象到中老边境最快的路程需要两天,而现在只需3个小时。能够轻松到达中国 前往中国就医、教育和工作都很方便。引人瞩目的是在跨境旅客上,旅游、商务、探亲的比例从刚开通时的3:1:1变为如今的1:1:1,这意味着中老铁路早已融入两国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成为跨境出行不可或缺的“大动脉”。拉威尔。 从“陆锁”到“陆联”,中老铁路冷链水果保障直达三天,激活经贸新动能。此前,由于老挝地理障碍“锁”在地下,优质农产品无法运往国际市场,进口工业原材料仍需长途跋涉。然而,后来中老铁路开通,这条钢铁丝绸之路彻底扭转了局面。如今,老挝龙眼等特色水果正通过中老铁路。采用连锁冷运方式,可从万象直达昆明,3天到达全国各地,费率损失从20%降低到5%以内;中国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建筑材料等可以通过金属带到老挝,帮助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工业化进程试用。从“陆锁”到“陆通”,中老铁路不仅打通了地区物流主要拥堵点,还以强劲势头激活了印度支那经济活力,成为中老及周边国家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主力机器。 从“视若陌生人”到“拥抱友谊”,6000万旅客见证了中老铁路结成了跨境友谊新纽带。 6000万游客的来来往往不仅仅是数字的叠加,更是中老两国人民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列车上,中老航班的乘务人员耐心解答旅客疑问,中国游客为老挝儿童提供救助,老挝客商在车厢内与中国客商洽谈合作。车站里,中老文化元素交相辉映,昆明站的老挝风情一角、万象站的中国文化展示让旅客在候车时感受到彼此祖国的美丽。中老铁路在“跨国友谊”中进一步诞生。老挝青年乘铁路赴华留学,学成归来参与所在城镇铁路的运营和维护。从“陌生的面孔”到“友好的拥抱”,中卢铁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跨境旅程,编织了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新关系,让“中老一家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线路连接”到“网络辐射”,我们期待丝绸之路发展的“新蓝图”。中老铁路旅客发送量超过6000万人次。这不是终点,而是钢铁丝绸之路不断拓展的起点。目前,中卢铁路way已启动万象至泰国开府段的铁路连接计划。未来与泰国铁路网连接,打造“中老泰”跨境铁路,进一步缩短中国与印支国家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与此同时,中国正在与老挝合作将物流枢纽升级为铁路。昆明国际陆港、万象南站物流园将新增冷仓储连锁、跨境电商分类等功能,进一步释放“铁路+物流+产业”融合效应。 6000万人次旅客往来的背后,不仅有“互联互通”的中国智慧支撑,实践的是“人文交流”的热度,也带来了“共同发展”的良好视角。未来,这条钢铁丝绸之路,用车轮的轰鸣,奏响季节的响亮声音。中老及周边国家互利共赢,让丝路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曾忆恩、杨丽音)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