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嘉峪关:人民经济保障“满”,幸福牢牢扎
10月31日,在甘肃省新闻办举办的以“收官“十四五”奋进发展”为主题的嘉峪关新闻发布会上,市委书记刘恩举表示,“十四五”以来,嘉峪关在应对诸多挑战的同时,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发展成果。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5万元。规划和任务目标通常有望成功完成。
周俊峰副市长指出,嘉峪关坚持把加强就业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稳预期的重要基础。通过创新实施帮扶“精准滴灌”,迄今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95万人次“十四五”以来,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扎实的就业措施有效带动了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5821元和30742元,绝对值继续居全省第一。
在教育领域,嘉峪关坚持教育优先,“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教育项目5.66亿元。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9%,高考本科录取率连续11年位居全省第一。嘉峪关也成为全国首个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监督认证重点城市。
医疗卫生方面,“十四五”以来,嘉峪关累计投入8.5亿元医疗卫生领域,实施项目51个,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每万人拥有三级医院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各大医疗机构均达标。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和地区平均水平。被评为全省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嘉峪关牵头全省开展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现城乡养老服务全覆盖。创新“孝心基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补贴撬动个人孝心基金逾1216万元,为老年人提供60项贴心服务。
城市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嘉禾善政”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累计服务87000人次热线项目达成,满意度达93.7%。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幸福城市”。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成为普遍的民生福祉。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03%。 “放下窗看绿,移步看风景,走出园”已成为市民的生活常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0%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民生工作始终在路上。没有“终端”,只有“继电器运行”。立足新起点,嘉峪关将继续推动民生保障和改善,谱写嘉峪关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中国日报 马晶娜 胡梦ng)
WS6904B9A3A310C4DEEA5EF7F8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0/31/WS6904B9A3A310C4DEEA5EF7F8.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