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化石保护研讨会在辽宁朝阳开幕

我们一起探讨化石的保护和利用,探讨化石产业的发展。 10月12日,由中国化石古生物保护基金会、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朝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古化石保护基金会2025年化石保护研讨会”在辽宁省朝阳市开幕。这次为期两天的会议是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领域的一次重要的高水平活动。旨在系统总结化石保护经验,促进科学利用与文化利用融合,助力朝阳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讲好中国化石保护故事,推动朝阳化石科学利用”。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受邀作重要演讲。同时此次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生物学领域的学者、专家学者、化石保护管理者以及化石行业代表也齐聚一堂。他们将前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朝阳化石谷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朝阳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及其保护和成果。
据了解,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自然资源部管理的国家级公益基金会。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MGA古生物化石及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公益事业。此次研讨会选择在朝阳市举办,离不开这里丰富的化石资源禀赋。光盘“中国龙鸟”、“辽宁古果”的盛誉,使朝阳市不愧为“天下第一只鸟飞翔、第一朵花开的地方”。作为国际古生物界公认的晚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研究圣地,化石资源在全球独一无二、稀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化石财富之家”。这里资源巨大,品类全球罕见。这里是热河生物群最经典、最丰富的主区域。经过数十年的系统勘探和研究,朝阳市共发现45类、343属、628种化石,几乎涵盖了晚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的所有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辽宁省乃至全国化石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朝阳市遵循“保护第一、科研兴业”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在保护层面,创新化石管理机构,整合优化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布局,建立“市、县、村”四级管理机制,筑牢传承保护“安全屏障”;在科研层面,朝阳市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等机构深度合作,支持MGA专家学者开展热河生物群系谱等重大课题科研,吸引多国专业团队带来塌陷研究;在产业层面,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化石+”新局面。改造升级的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新增化石标本2025件(馆藏8000余件)。在化石形式的帮助下,恢复环模型、生态景观、科普图像和VR体验,将严谨的科学与艺术之美融为一体,让客人通过观看展品和人体训练,体验古代生活的独特之美。 “国庆”期间,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游客量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其中,京津冀地区游客占比最大,沉阳次之,充分展现了朝阳城市文化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朝阳市把化石产业发展作为“十五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科普研究等生态产业链,更加努力推动化石资源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影响。
联动本次研讨会,不仅充分肯定了朝阳市化石保护工作,也探寻了我国化石保护和科学利用、进一步深化该领域交流合作和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为深化文化交融和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赵如涵、张益新 |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编辑 吴勇)
WS68EE308DA310C4DEEA5EC4EE
https://ln.chinadaily.com.cn/a/202510/14/ws68ee308da310c4deea5ec4ee.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